向家壩工程建設部廠壩項目部
一、班組簡介
向家壩工程建設部廠壩項目部,成立于2004年4月,現有員工15人。項目部承擔著向家壩水電站主體工程的施工期建設管理重任。
作為我國十一五重點工程、國內在建第三大水電站――向家壩水電站的建設管理單位主力軍,廠壩項目部傳承三峽工程精細化管理思路,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歷史使命感,牢記“促進當地和諧發展,建設西部典范工程”的社會責任感,遵循水電工程開發“四個一”理念,即“建好一座電站,帶動一方經濟,改善一片環境,造福一批移民”,扎根在川、滇兩省的崇山峻嶺、金沙江畔,已歷四個春秋。
二、出色的工作業績
2004年以來,廠壩項目部主要承擔著向家壩一期圍堰基礎防滲工程、高程300米以上邊坡工程、高邊坡山體排水洞工程、左岸一期左岸主體及導流工程等項目的建設管理任務,取得了斐然的工作業績。
進度控制:
2006年5月,按期完成一期工程土石圍堰建設任務;
2006年8月,按期完成左岸高邊坡開挖任務;
2007年8月,按期完成世界最大的沉井群建設任務;
2007年12月,克服重大工程地質問題,完成一期基坑大壩基礎開挖任務;
2008年12月,澆筑大壩混凝土逾200萬立方米,順利通過合同項目截流安全鑒定和驗收;
2008年12月28日,按期、圓滿的實現了工程“大江截流”,歷史上第四次截斷長江,標志著向家壩工程建設順利邁向二期。
質量控制:
截至2008年,未發生一例質量事故和重大質量缺陷。完成單元工程質量評定9051個,優良率達90.1%;共完成合同項目工程驗收4個,均為優良工程。
投資控制:
截至2008年,項目部負責的主要合同項目8個,累計合同金額70個億,完成合同內投資20個億,工程投資全面受控。
三、一流的團隊建設
“眾人拾柴火焰高”,廠壩項目部是一個制度健全、決策民主、朝氣蓬勃、凝聚力強的團隊,工作中有著濃厚的比、學、趕、幫、超氛圍,形成了部門員工敢挑重擔,勇于開拓的局面。
部門采取矩陣項目管理模式,讓員工明其職、負其責、盡其能,部門特別注重各項目組之間的橫向溝通、聯系和協調,促進團隊的和諧發展。
部門領導知人善任,關懷入微。在工作安排上,根據各合同項目的需要,將其與每個人的專業、技術、年齡、性格等特點相契合,對各專業組科學搭配,合理分工,使得大家對各自的崗位工作有著一種良好的認同感,也自然的透著一股強烈的責任感,真正做到了人盡其才。
廠壩部還特別注重隊伍自身的制度化建設。部門制定了“廠壩部崗位責任制和員工職業道德規范”、“廠壩部員工手冊”,每年于年初提出年度部門內部培訓計劃,對部門員工從合同管理、工程技術、人文素質等各方面展開培訓,努力打造學習型團隊,部門有周內部會,項目有周協調會,專業有周例會,月有總結會等等,這些制度涉及工作、生活的方方面面,從根本上為塑造一流的團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四、忘我的奉獻精神
2008年向家壩工程完成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,左岸主體及導流工程在2007年遭遇重大地質條件變化,工期延后4個月,嚴重影響著截流形象目標的實現,重擔壓在2008年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2008年左岸主體及導流工程攻堅克難,全年完成砼澆筑逾200萬方,大壩全線上升近65m,部分壩段半年上升40m,創造了大壩常態砼澆筑上升速度的又一個奇跡。
是什么樣的精神讓這個團隊創造著一個又一個這樣的奇跡呢?
2008年是大江截流的沖刺年,廠壩項目部的帶頭人王毅主任帶領大家堅守工地340余天,不舍晝夜。部門里很多同志的春節是在工地緊張的工作中度過的。曾有人不解的問:“難道你們就不想家嗎?”他們這樣解釋到:“是呀,誰不愿耳鬢廝磨?誰不想兒女繞膝?可想到工程的進度,想到施工的質量,想到責任,走不開就不休息吧!”斗轉星移,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過去了,團隊成員個個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“向家壩人”。大禹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,作為大禹的后代,團隊成員也一直傳承著這種忘我的奉獻精神,水利事業,“功在當代,利及千秋”……
五、積極的創新精神
創新的作用,好比“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”。廠壩項目部從不墨守陳規,有著崇尚人先、寬容失敗的銳意創新精神,尤其是在工程管理方面,將三峽工程的創新精神賦予了新的涵義。項目部提倡,將工程管理各個領域的一般性規定和要求不斷細化和升華,主張以“精細化、個性化管理”促創新的理念。
項目部針對不同階段的施工任務或各種專題,特別是關鍵點和困難部位,進行專門研究,細化施工工藝和技術要求,制定具體措施和預案,事事有精密的規矩可遵循,不留盲點。例如:僅就混凝土溫控專題中保溫時機這一個工藝點,項目部溫控工作組就組織參建各方研究提出了冬、夏有別,早、晚有別,高、低標號有別,部位有別的個性化要求。正是這些細致入微的創新舉措確保了向家壩工程2008年澆筑的200萬方混凝土沒有出現一條危害性裂縫。
再如質量、安全方面提出的,以“零缺陷管理”保“零質量事故”,以“零違章操作”促“零安全事故”,這些控制關口前移的舉措,無不體現著以“精細化、個性化”管理促創新的理念。
六、優秀的職工素質
廠壩項目部是一支以年青人為主,高素質人才聚集的隊伍,部門領導尤為重視職工素質工程建設,并將其與“創建學習型組織、爭做知識型職工”緊密結合,融入到部門方方面面的建設和發展中去。
“爭創”過程中時,大家樹立了“人人學習之人,處處學習之所,時時學習之機” 這樣一個理念,大家把學習當作一件主動的、自覺的、積極的事情。
工作中強調“學以致用”, 以“習”為重點,在實踐中不斷的增長才干。學習不僅僅是單一的個體行為,而是與團隊的學習相結合。學習形式上,“因人、因地、因時”制宜,不拘泥于定式,而是將其與“立功金沙江、建設十一五勞動競賽”“創樣板工程”“質量、安全創雙零”等活動有機的相結合。
幾年來,部門堅持不斷地舉辦或參與各種專題業務培訓、講座數十期。同時還開展了座談、研討、競賽、聚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十余期,內容涉及公文寫作、合同、工程管理、工程監理、法律常識、精神文明、職業道德、普法等方方面面。項目部的職工素質工程建設開展得有聲有色,形成了多樣化、多層次,全方位、全覆蓋,有機結合、各方支持的可喜局面。做到了職工有學習愿望,有地方學,有東西學,學有所用。
項目部也涌現出了一批“總公司先進工作者”、“青年崗位技術能手”、“國家重點工程青年貢獻獎”先進個人。所有這些都飽含著項目部“職工素質工程建設”幾年來的心血。
七、廣泛的社會贊譽
2008年“金沙江質量檢查專家組”的質量檢查調研活動剛剛結束,20余名業界權威專家(含6名國家院士),對向家壩工程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,他們指出:開工建設以來,向家壩工程克服了工程不良地質體等重重困難,進度受控,工程質量優良,一期成績巨大,著實來之不易。尤其是在2008年雪災、汶川地震、金融海嘯的大環境中,工程建設部門科學管理、合理統籌、協調各方、頂住壓力、立足自身、成功實現大江截流,對2008年的水利水電工程業界是一個極大的鼓舞。
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。項目部員工始終以大局為重,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,以拼搏奮進的精神,嚴謹求實的作風,科學創新的管理,優質高效地保證了各項工程的順利完成。榮譽屬于過去,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,項目部全體成員將一定會以更加飽滿的激情,再譜輝煌新篇章。